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我国学者在超分辨光学显微镜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2019-09-24 13:03239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近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和纪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提高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并研制出新型单分子干涉定位显微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和纪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提高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Molecular Resolution Imaging by Repetitive Optical Selective Exposure基于重复光学选择曝光的分子分辨率成像技术)为题,于201999日在Nature Methods(《自然方法学》)杂志在线发表。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19-0544-2

该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条纹定位成像的新技术,并据此研制出新型单分子干涉定位显微镜(Repetitive Optical Selective Exposure, ROSE),将荧光显微镜分辨率提升至3 nm以内的分子尺度,单分子定位精度接近1 nm,可以分辨点距为5 nmDNA origami(DNA 折纸)结构。为降低单分子发光时的闪烁和漂白对亮度和定位精度产生的不良影响,研发团队对显微镜光路进行了创造性地设计,分别为:基于电光调制器的干涉条纹快速切换激发光路,基于谐振振镜扫描的6组共轭成像光路,两种光路的同步实现了高达8 kHz的分时成像,确保在相机的单次曝光时间里把每个单分子发光状态均匀分配给6个干涉条纹,有效避免了荧光分子发光能力波动对定位精度的干扰。

研发团队利用该技术对不同荧光位点间距的DNA origami阵列进行验证测试,证明干涉成像分辨率达到了3 nm的分子水平。后续的细胞实验结果显示,该技术在免疫标记的微管、CCP(clathrin coated pits,网格蛋白有被小窝)以及较致密的细胞骨架成像时展现出良好性能,该工作使得超高分辨光学显微镜家族再添新成员,光学显微镜分辨率被进一步突破,将为进一步解析精细亚细胞的组分和生物大分子的纳米结构提供有力工具。

 



. ROSE干涉定位与传统质心定位的原理示意,以及用于DNA origami和细胞微丝成像效果比较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