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科技战疫 北斗驰援(解码)

2020-02-26 15:396350人民网
 2020年02月26日05:1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核心阅读

  面对疫情暴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响应,融入多项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确保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的测量标绘工作迅速完成;基于北斗的无人设备,既能运送医用物资又能实现防疫作业……北斗驰援,让防控工作更加高效精准,我们战胜疫情的底气与信心更足。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一系列创新技术派上了大用场,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快速响应,融入多项防控工作之中,担起了抗疫的科技先锋。

  精准定位,提高医院建设、防疫作业的效率

  疫情分布在哪个时空点,防控工作就必须定位、进入、控制这个点。北斗作为我国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为此提供着高精度、点对点的时空服务。

  建设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分秒必争。它们的高效率、高质量完工,离不开高精度定点定位和快速精确测量。大年三十晚上,北斗人便迅速奔赴火神山医院工地,北斗高精度定位设备也火速驰援。定位终端的投入使用,确保工地大部分放线测量工作一次完成,即使在环境复杂的场地,如树林、建筑群中,也能实现高精度定位、精确标绘,为两座医院迅速施工争取了宝贵时间。

  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的无人设备,能帮助减少人员接触。在重点防控区域内,很快集结了上百架载重能力为10公斤至1.5吨的无人机,它们可以根据需求,快速精准投送应急物资。2月12日上午,基于北斗系统的首架“疫情区应急作业”无人机降落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将急需的医疗和防疫物资送到一线医护人员手中。当日,北斗无人机共运输紧急医疗物资近20架次。

  负责北斗高精度数据运维的千寻位置公司还专门搭建网上“无人机战疫平台”,向全国提供服务,可以支持上万架无人机按照系统生成的航点以及飞行路径,执行厘米级精度的飞行,实现精准喷洒、巡检喊话等防疫作业。北京、湖北的北斗植保无人机被广泛用于区域内消毒防疫,一架无人机单次喷洒面积可达5000平方米,并且能够覆盖防疫车无法抵达的死角。在江西瑞昌等地,公安民警通过北斗无人机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巡视和防控,喊话呼吁人们减少聚集、做好预防。此外,无人送货车、自动引导车等,在北斗导航定位下,既给群众提供了生活便利,又极大增强了人民抗疫的信心。

  规划线路,引导医用、生活物资快速抵达

  打疫情防控阻击战,实际上也是打后勤保障战。要稳定供应、精准供应,必须有畅通的运输线。急需的医用物资、各地援助的生活物资,借助北斗导引,能以最佳线路快速安全运抵。

  交通运输部通过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管与服务平台入网的北斗车载终端,向600余万部入网车辆持续推送疫情信息、防疫物资运输信息、道路运输服务信息等,并推荐行驶线路,提供14天行车轨迹查询服务;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途经抗疫一线的车辆信息,为重点营运车辆调配和应急物资运输提供数据服务保障。

  中国邮政为邮政干线物资运输车辆装载了5000台北斗终端,对车辆进行实时监管和调配,确保物资及时送达。基于北斗的物流智能配送机器人,将医疗物资快速送往医院,搭起武汉的医院与配送站点之间的“物资生命线”。

  疫情期间,小区封闭管理,如何保障居民们的日常生活物资?网上购物和精准配送,织起一张细密的生活物资供应保障网。面对不断增长的物流配送压力,为保证疫情期间快递物流的效率,在全国各地,有数十万台北斗终端进入物流行业,提供精准定位服务,让配送目的地的位置信息一目了然,为隔离的人们及时送去日常用品。

  精准掌握患病人员及其密切接触者,把传染源可靠地掌握住、定位准、封控好,是疫情防控的关键。北斗与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结合形成的“北斗+”信息产品,可以对感染者的行动轨迹进行精确定位并向社会公开发布,为大城市特别是基层社区做好防控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江苏利用北斗加强巡防管控,建立社区、网格、楼栋的疫情防控体系,做到责任到人、联系到户,确保各项防控措施全覆盖、无死角,为社区居民筑牢健康防线。

  今年将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服务

  今年是北斗全球组网发射任务的收官之年。在全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还要坚持科学决策、科学组织、科学管理,确保北斗系统稳定运行,发射任务按时推进。

  根据北斗全球组网的计划安排,今年3月、5月将组织最后两次北斗三号组网卫星发射,全面建成北斗三号系统,为全球提供服务,进入北斗人不懈追求的“全球时代”。

  2月14日,执行今年首次北斗卫星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与先期抵达的卫星一起,进行发射场区的各项测试工作。2月15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四十一颗、四十九颗、五十颗、五十一颗等4颗卫星已完成在轨测试,正式入网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北斗系统服务能力。

  此外,北斗运控系统与测控系统按期开工,圆满完成了地面各项工作。基于全国2600个北斗地基增强站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全力保障高稳定性运维服务,服务可用性高达99.99%,有力保障了北斗系统在疫情防控中的高精度工作。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静默中破局,匠心中崛起!看重压之下,科学仪器行业的突围之路——ACCSI2025主论坛报告纪实
5月12日,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5)在上海松江盛大开幕。仪器信息网特别对ACCSI2025主论坛的精彩报告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0评论2025-05-182441

零部件厂商集结,赋能高端质谱仪器硬核创新|ACCSI 2025
ACCSI 2025质谱产业化论坛吸引了来自关键零部件领域的技术型企业,并将携多款明星产品参展,助力国产科学仪器高质量发展。

0评论2025-05-013231

推动产学研双向赋能与价值共创——ACCSI2025专家学者参会十大收益
ACCSI2025(5月11-13日,上海)聚焦前沿科技,汇聚国内外行业科研智慧,探讨科学仪器发展,助力科研创新与国际合作。

0评论2025-04-242544

重磅!王建宇院士将出席ACCSI 2025,并作大会特邀报告
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5)将于2025年5月11-13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数智驱动·新质引领”,同期举办“3i奖”颁奖盛典。王建宇院士确认出席,并作报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链接:https://www.instrument.com.cn/news/20250409/776932.shtml 来源:仪器信息网

0评论2025-04-134436

专家智库“把脉”国产色谱产业,破解石化行业痛点——仪器信息网专家委走访活动实感
仪器信息网专家走访6家山东典型色谱企业及重要石化用户,为国产科学仪器产业发展把脉问诊,助力石化行业高质量发展。

0评论2025-04-012874

专家视角|江桂斌院士谈PFAS等新污染物治理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提到新污染物治理需源头控制、过程减排、末端治理三管齐下,建议尽快启动新污染物基础研究专项,完善监测体系,推动全球环境安全与全民健康。

0评论2025-03-154750

海科中心国产仪器选型数据库更新,消耗品模块正式上线
近日,由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海科中心”)联合仪器信息网共同建设的“国产仪器选型数据库”完成了重要更新,正

0评论2025-02-273771

对华出口管制,Top-Down蛋白组学未来的路在何方?
“对华出口管制,为何是蛋白质组学?”,探讨为何蛋白质组学特别是 Top-Down 技术成为对华出口管制的重点?这些限制将如何影响我国蛋白质组学技术发展与产业布局?

0评论2025-01-253709

盘点:2024年农林牧渔行业热点事件、热点政策及解析
2024年,农林牧渔行业发生了哪些关乎农产品安全、粮食安全的热点事件?颁布的政策对仪器行业有哪些影响?

0评论2025-01-052257

2024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十大关键词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仪器信息网“2024年中国科学仪器行业十大关键词”盘点如约而至,一同回望年度风云,远眺市场机遇。

0评论2025-01-012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