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贵州省黔南州首个机动车尾气监测“神器”即将试运行

2020-08-11 21:0822050
 机动车排气污染如今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机动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上百种有毒有害物质,有的甚至是致癌物质,因其排放处于人体呼吸带附近,直接吸入后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呼吸系统和心肺功能,危害人体健康。同时,机动车排放的大量尾气,是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造成酸雨、灰霾、光化学烟雾等大气污染现象的重要原因。

以往,机动车在过了免检年限后,每年年检都需要进行尾气检测,检测结果合格,才能过审上路。不过,这样的检测方式,每年只有一次,无法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状态进行动态跟踪。

为加强机动车排气监管力度,加快淘汰高污染老旧车辆,打赢“蓝天保卫战”,经都匀市人民政府同意,由黔南州生态环境局都匀分局承建,贵州省生态环境厅设在都匀市西山大道北段(州公安局旁)建设的黔南州首座机动车排气遥感监测站建成基本建成,即将投入试运行,届时尾气超标车辆、冒黑烟车辆在遥感技术面前将“无处遁形”。

据了解,该机动车排气遥感监测站为固定式,可全天候、全时段对过往车辆进行排气状态监测,准确找出高污染及超标排放车辆。

该监测站遥感监测系统综合了汽油车和柴油车遥测系统的基本功能,可同时监测汽油车和柴油车的尾气排放情况,在0.8秒内完成对实际行驶过程中机动车所排放尾气中CO、CO2、NO、HC、牌照和不透光烟度的监测,再通过牌照识别技术记录车辆相关信息,实时输出监测结果。

遥感监测系统具有准确、高效等特点,监测到的相关数据将共享给公安、交通等部门,对超标车辆采取处罚、维护、修理等办法,使其符合排放标准或强行淘汰,这对机动车特别是柴油货车的排气污染治理将起到积极推进作用。

该机动车遥感检测站在监测过程不会影响车辆正常行驶,同时可避免监测人员与尾气的近距离接触所带来的危害,将有效提高监测效率、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

不仅如此,和遥感监测站配套建设的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综合管理平台,还可以实现对机动车尾气数据的采集、管理维护功能。工作人员通过综合管理平台可以实时查询站点监测数据,这些监测数据信息涵盖了机动车尾气监测参数值、气象参数、环境空气质量、黑烟车等,这些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后都将与交通、公安部门进行信息共享。

遥感监测是环保定期检测的重要补充,是确保上路行驶的机动车排气持续达标和加速淘汰高污染车辆的重要监管手段。及时发现高排放车辆,限制重污染车辆进入城市,可有效降低城市大气污染。

 
中国科学仪器网-科学仪器信息网-科学仪器分析网-仪器信息网-领先的科学仪器、分析仪器、检测及测试设备专业门户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科学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科学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科学仪器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科学仪器网有权转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修订版)》发布
为进一步推动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创新发展,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发展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京政发〔2021〕31号),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财政局,怀柔区人民政府共同修订了《关于支持发展高端仪器装备和传感器产业的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现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0评论2024-12-312546

发力高端科学仪器试剂创制,上海“三年行动方案”夯实科研“基石”
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石,一直以来,我国高端科学仪器市场被国外垄断。为促进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产业创新

0评论2024-12-271754

中国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
  中国国际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展览会(简称“Sensor Expo 2024”)将于2024年7月13-1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此次展会的主题为“感知世界、智赢未来!”。届时也将举办多场同期活动,如2024全球传感器产业链发展论坛、气体传感与环境监测-分论坛、高性能传感器敏感材料-分论坛、MEMS与智能传感器-分论坛。

0评论2024-07-093643

科学仪器行业的“以旧换新”政策,科学仪器升级的新机会
重磅!仪器行业又将有一个重大利好的消息!相信大家看到这句话一定跟小编一样激动和好奇。我们先回顾一下近几个月来的新闻。2024

0评论2024-03-132755

一项新技术可以使一些塑料垃圾在家里变成可堆肥物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聚合物科学家和同事在《自然》杂志上报道称,在适度的温度下,含有酶的塑料薄膜在

0评论2021-10-092333

我国规模最大炼化一体配套海水淡化系统通过验收并投入运行
导读】为该项目所有工艺投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淡水资源保障,同时也为海岛5万多人提供了应急生活水源。

0评论2020-08-142358

美科学家采用“气相沉积技术”将烧结砖升级“超级电容器储能装置”
美科学家采用“气相沉积技术”将烧结砖升级“超级电容器储能装置”

0评论2020-08-12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