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粮食连年丰收,为啥提倡节约?这些数据太惊人!

2020-08-19 16:3954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各地各部门随之掀起节约“新食尚”!

也有人会问,我国粮食连年丰收,既然粮食那么多,长期放着又容易变质,何必还要大力提倡节约呢?



看完这几点,你就全明白了。

原因一:触目惊心!餐饮浪费率高达11.7%

我国每年餐饮浪费到底有多严重?

答案是:800亿斤至1000亿斤!

不看不知道,看了吓一跳。餐饮环节的浪费,真的是触目惊心,让人痛心。

再来看一份报告,你的心情或许更为沉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实地调研报告显示:

我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

而大型聚会浪费率更高,达到惊人的38%;

学生盒饭有三分之一被扔掉;

……



据测算,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食物浪费量就在1700万吨至1800万吨之间,相当于3000万人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

再厚的家底,也经不起这般折腾啊!

原因二:原来如此!粮食产后损失高达数百亿斤

粮食丰收了,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或许你并不清楚,粮食从田间到餐桌,会有一个漫长的产业链,生产、流通、储存、加工,各个环节都会造成损失浪费。

咱们还是以数据说话:

逢雨天谷物发芽霉变时常发生,农户储粮方法落后,每年粮食损失率高达8%;

储运环节,由于物流设施和方式比较落后,抛撒遗留损失粮食150亿斤;

加工环节,由于过度追求精、细、白导致企业过度加工,每年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

看完这些,咱们再来算一笔账:

如按照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384万吨计算,如果产后损失降低1%,就可节约粮食663.84万吨。

原因三:时刻警惕!粮食消费长期处于紧平衡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

这些年,咱们中国人的饭碗虽然端得很稳,但连年丰收、自给自足的背后,是我国粮食消费量的增长仍快于产量的提高。

所以,对粮食安全这件事,始终要抱有危机意识。别忘了,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任何微小的浪费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咱们国家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球20%的人口,这个成绩着实不容易。

从中长期看,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处于紧平衡状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看来一刻也不能放松啊。



原因四:需要清醒!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今年以来,世界粮食市场供应变数丛生,我国粮食进口形势并不乐观。

随着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全球粮食生产、物流、消费等多个环节受到严重冲击;

蝗灾肆虐多国,非洲成为重灾区,全国粮食产量受到影响;

多国出台政策,禁止粮食出口;

联合国研究报告预警,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

有人可能会问,我国粮食够吃,为啥还进口呢?

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粮食供给已由总量不足转为结构性矛盾,所以需要通过进口来调剂余缺。我国虽然水稻、小麦、玉米三大谷物自给率比较高,但大豆等作物还需要一定的进口。

原因五:绝非空话!节约是传统美德更是新风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其实,咱们中华民族历来都有节约粮食的传统美德。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出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可能有人觉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浪费点粮食也没啥事,并且还能刺激消费,帮助农民增收。

其实,这不仅是一种误区,更是一种无知。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变好了,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啊!

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等陋习,非但挣不到面子,到头来还会被人嘲笑。

记者在中粮集团健康营养研究院餐厅用餐时,在餐桌纸牌上看到这样一句话:“节约粮食是一种气质。”

希望,广大网友都能有这种气质,最好气质都能再硬一些!



看完以上五点,对节约粮食是不是有了新认识,还有啥想法,欢迎评论区聊起来!

来源:经济日报微信公众号(ID:jjrbwx)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河南20条降本增效新政发布,科研仪器与技术创新获重点支持!
2025年8月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印发《河南省支持企业降本增效若干政策措施》(豫政〔2025〕18号),推出30项具体举措,从研发、

0评论2025-08-182541

用“沉稳与创新”突破冷战与贸易战的“围剿”————《中国液相色谱寻根记》洞见中国仪器破局之道
引言:液相色谱、大连与卢佩章大连——从百年前开埠至今,一直是中华民族在多舛命运中逆流而上的前沿阵地,经历列强侵占、时代变

0评论2025-08-104481

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再迎利好!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重点发展高分辨率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超宽带高分辨率数字存储示波器等科研仪器、智能检测装备、领域专用仪器仪表。同时,仪器仪表基础软件与数据库等行业图谱库及软件也将得到重点支持和建设。

0评论2025-08-053229

“十四五”税收数据透视:科学仪器产业跃升为“新质生产力”核心引擎
"十四五"期间,中国制造业稳步发展,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加速,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民营经济活力迸发,区域经济协调性增强,科学仪器产业迎来国产替代与全球化新机遇。

0评论2025-07-292409

2025年上半年流式细胞仪中标盘点:禁令发布的这半年,榜一易主了吗?
2025年上半年流式细胞仪中标金额为2.3亿元,中标台套数为208台。BD受出口限制影响期间,贝克曼、安捷伦分别拿下中标金额、数量“榜一”......

0评论2025-07-224439

热点!仪器信息网 2025 年H1热词榜出炉啦!
2025年上半年科学仪器行业热搜词榜单揭晓,涵盖化学分析、实验室设备、生命科学、环境监测等领域,反映技术热点与市场需求趋势。

0评论2025-07-173347

首次!国产高端仪器品牌反超全球老牌,占比超80%
在现代科学研究的前沿探索中,微观世界的精细解析始终是突破创新的关键。随着生命科学向纳米级精度的深入发展,超分辨显微成像技

0评论2025-07-123697

在华四十年,30家跨国仪器巨头的本土进化史
从最初的在世界为中国,到后来的在中国为中国,目前进展到在中国为世界。本文统计了30家仪器外企在华的发展进程,看看它们的本土化都到什么程度了。

0评论2025-06-262908

透视46家厂商三年营收:国产仪器迎来触底反弹?
回看过往三年的营收数据,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但聚焦技术创新、海外市场拓展、细分赛道发力等维度来看,行业长期向好趋势未改,发展空间依旧广阔。

0评论2025-06-087247

静默中破局,匠心中崛起!看重压之下,科学仪器行业的突围之路——ACCSI2025主论坛报告纪实
5月12日,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5)在上海松江盛大开幕。仪器信息网特别对ACCSI2025主论坛的精彩报告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0评论2025-05-182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