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头条 » 科技要闻 » 正文

再迎年度大考!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成绩单出炉!

分享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22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3660
核心提示:再迎年度大考!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成绩单出炉!
 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再迎年度大考。1120日,科技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结果的通知》(简称《通知》)。此次共有25个部门344家单位参加评价考核,涉及原值50万元以上科研仪器共计4.2万台(套),其中原值1000万元以上的358台(套),涵盖同步辐射光源、加速器、科考船、风洞等重大科研基础设施65个。

 



上海同步辐射光源

 


“与2018年相比,参评的65个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运行和开放共享情况较好,在支撑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20日,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科研设施与仪器运行使用和共享效率进一步提升,参评的科研仪器年均有效工作机时为1440小时,较去年增长100小时;纳入国家网络平台统一管理的仪器入网比例为95%

不仅仪器运行使用效率提升,仪器共享服务质量也在提升。参评的科研仪器平均对外服务机时为240小时,平均共享率为16%,总服务收入为18亿元,较去年增加6亿元。其中,原值1000万元以上的358台(套)仪器平均对外服务机时为964小时,平均共享率为34%

“原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是考核的重点,纳入本次考核的有105个中央级高校和科研院所所属的358台(套)原值在1000万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包括300KV冷冻透射电镜、二次离子探针质谱等。” 叶玉江说,从考核情况看,原值高的大型科研仪器运行绩效进一步提升,有力支撑了基础科学研究,推动了产业技术创新,服务了经济社会发展。

 

 



300kV场发射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

 


此次评价考核显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52个单位考核为优秀;北京科技大学等89个单位考核良好;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192个单位考核合格。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11个单位因开放共享情况较差,存在重视不够、统筹管理不力、通用仪器利用效率低、制度建设缺失、实验队伍支撑薄弱等不足,考核结果为较差。

谈及考核中存在的问题,科技部基础司条件平台处负责人任家荣直言,部分单位对仪器购置缺乏统筹,仪器重复购置比较严重。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是,例如某单位一方面建立了高效的分析测试与加工平台,甚至采购几台旧设备组装成一台新设备以节约资源投入。而另一方面,仍有一批近三年新购的仪器2018年全年没有使用,这显示出单位内部管理分散缺乏统筹。

“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各单位要建立完善科研设施与仪器运行和开放情况的记录。”任家荣举例说,中科院通过建立院级仪器管理平台以及推广仪器使用刷卡器,实现对使用记录的实时采集,建立了规范的实验记录。但还有不少单位仪器使用记录不完整不规范,部分仪器长期闲置也没有引起注意。同时,实验技术支撑队伍有待加强,专业化管理能力尚待提升。

根据评价考核结果,科技部、财政部拟对考核结果优秀的52个单位和良好的89个单位给予后补助经费奖励。对考核结果较差的11个单位进行通报批评,要求限期一年整改,一年后整改不到位的,将核减相应仪器设备购置经费。

《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精神和《中央级新购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查重评议管理办法》要求,督促指导所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切实加强科研设施与仪器建设和购置的统筹规划,规范科研设施与仪器运行和开放管理,加强高水平专业化的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

 
 
打赏
[ 资讯头条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再迎年度大考!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成绩单出炉!二维码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