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下达的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计划,归口全国衡器计量技术委员会的《无线非自动秤校准规范》、《称重仪表物联网功能测量技术规范》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的起草工作,现公开征求意见,请各位专家认真审阅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填写征求意见反馈表,请于2020年08月24日前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第一起草单位联系人邮箱和委员会秘书处邮箱。
更多详情,请登录中国计量协会官网查询
节选该规范部分内容:
《无线非自动秤校准规范》(征求意见稿)
本规范适用于将称重传感器的测量信号通过无线[电]链路向称重显示器直接传输的,准确度等级为0.jpg 级非自动秤(以下简称无线秤)的计量校准。
说明:本规范不适用以下几种向称重显示器无线传输称重传感器测量信号的非自动秤:
1)非单纯中继性质间接传输信号的无线秤;
2)以WIFI、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传输的无线秤。
引用文件:
《JJG 539-2016 数字指示秤》、《GB/T 16611-2017 无线数据传输收发信机通用规范》、《JJF 1181-2007 衡器计量名词术语及定义》、《GB/T 14733.1-1993 电信术语—电信、信道和网》、《GB/T 29261.4-2012 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技术词汇-第4部分:无线电通信》。
无线秤以无线通信方式代替有线通信方式,通过无线[电]链路,实现称重传感器与称重显示器的链接和信号传输。无线秤主要用于称重传感器与称重显示器之间不易于架设连接电缆,或称重传感器与称重显示器在使用中需要在一定区域内相对移动的场合。
无线秤主要包括两个核心模块:称重传感器(含承载器)、A/D转换电路(可选)与无线电发射机构成的传感器信号发射模块(以下简称“发射端”);称重显示器与无线电接收机(内置或外置)构成的(传感器)信号接收/处理模块(以下简称“显示器端”),具体如图1所示。

最常见的无线秤为:无线电子吊秤。此外,如有上述模块组成的无线电子台(案)秤、无线固定式电子秤也适用于本规范。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科学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科学仪器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科学仪器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默认科学仪器网有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