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第十八届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CCSI2025)在上海富悦大酒店盛大开幕。ACCSI2025以“数智驱动・新质引领”为主题,共设置1个大会主会场、2个高峰论坛、14个平行论坛、3个闭门会议及2场同期活动,汇聚150多场精彩报告,同期设立仪器整机及供应链特色展区,揭晓多项仪器及检测行业3i大奖,吸引超1800位科学仪器行业相关政府领导、院士专家、仪器企业CEO、检测机构负责人、投资人、媒体记者等参会,会议规模再创新高。
科学仪器是现代科技、国家安全和工业研发的基石, 其高端化水平代表了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然而,近年来,地缘政治的剧变、技术封锁的加剧,以及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暴露,让各国意识到:科学仪器不仅是科研的基础工具,更是攸关产业链安全的战略装备。对中国而言,这场国产替代的战役,已不仅是产业升级的问题,而是一场关乎科技自立、经济安全的未来之战。
ACCSI2025上午的主论坛现场,特邀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建宇、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教授俞大鹏、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产业研究部主任武自伟、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山功基、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克等嘉宾分享多重压力下,科学仪器行业的突围之路。
仪器信息网特别对ACCSI2025主论坛的精彩内容进行整理,以飨读者:
报告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建宇
报告题目:高光谱及成像技术发展与应用
高光谱及成像技术融合光谱与成像,能获取目标丰富的空间与光谱信息。近年来,我国高光谱传感器和数据处理技术进步很快,已在该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和多方位的应用。报告指出,当前,中国高光谱遥感技术已跻身世界第一方阵,高分5号卫星的宽波段高光谱相机(2018年发射)在甲烷检测等应用中以2%误差率领先国际,其机载设备更实现紫外至长波红外的全谱段探测,空间分辨率达0.5米。如今已实现60公里大幅宽观测、低温光学热红外成像、重金属污染监测等创新应用,并拓展至深空探测(嫦娥、火星任务)。展望未来,高光谱及成像技术发展将聚焦光谱分辨率(0.1纳米)、空间分辨率(亚米级)、时间分辨率(动态监测)和辐射灵敏度(单光子探测)等方向,并将结合AI、量子光学及空间制造技术,推动主被动协同观测和三维光谱成像,以满足环境监测、资源勘查等国家战略需求。
报告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教授 俞大鹏
报告题目:量子科技需自立自强 科学仪器要一马当先
报告围绕量子计算展开,首先指出第一次量子革命虽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却局限于原子层次,未充分利用量子态效应。当前,量子计算发展受三大因素驱动:信息爆炸对算力的迫切需求、量子力学理论验证拓展需要,以及科研能力提升提供的现实条件。理论上量子计算机因叠加态和纠缠态具备强大算力,但受量子比特操控精度、退相干等技术制约,尚未形成实际应用能力,还带来了信息安全等新挑战。
报告紧接着介绍了深圳在量子领域的发展成就:深圳在量子领域成果显著,从无到有跻身国家实验室体系,因突出成果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如今,述职在量子计算研究上已实现关键突破,并通过发展科学仪器研发推动国产替代,能够实现保障技术的自主可控。报告最后,俞大鹏教授强调了科学仪器对量子技术的关键作用,并针对原创不足、资源内卷问题,呼吁行业整合科研资源,突破固有范式,实现创新突破。
报告人:北京信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产业研究部主任武自伟
报告题目:从行业大数据看科学仪器产业发展新趋势2025
报告回顾了2024年科学仪器和检验检测产业发展,并展望2025年市场发展机遇。2024年,国家对于科学仪器产业的重视提升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政策扶持力度持续加大。在此背景下,中国仪器仪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达10803.8 亿元,同比增长4.3%,连续两年突破万亿门槛。进口品牌部分实现增长,托普云农等国产企业业绩取得显著增长。2025 年,产业机遇集中于国家生产力发展推进、“两新两重” 政策落地、中美经贸博弈应对及人工智能发展等方面。此外,报告还深入剖析了不同领域需求、用户单位类型及品牌偏好变化。
报告人: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山功基
报告题目:中国机遇下,岛津的战略布局与突破发展
该报告从企业视角介绍了岛津中国发展现状,并探讨其在中国经济发展下的新突破。岛津以 “以科学技术为社会做贡献”的创业精神作为经营理念,致力于实现“为了人类和地球的健康”的愿望,在谋求与地球、社会、人的和谐的同时,以先进的技术解决社会问题,构筑起丰富、安心、安全的社会基石,以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公司为目标。报告全面回顾了近年来岛津中国本土化战略的关键举措,并详细介绍了未来进一步深化本地化发展的具体规划。报告最后,青山功基董事长分享了岛津与中国顶尖科研人才、优秀企业协同创新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未来,岛津将聚焦医疗保健、绿色环保、材料和工业四大重点领域,以人类与地球健康为追求目标,积极推动社会进步,为构建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报告人: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克
报告题目:从配角到主角:国产科学仪器的“破局”之路
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科学仪器行业跨越七十余载的发展脉络。自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科研工作者从零起步,成功自主研发气象观测设备、原子吸收光谱仪等标志性产品,奠定行业发展根基。然而,随着改革开放浪潮袭来,八九十年代的中国仪器市场在国际巨头的冲击下遭遇发展瓶颈,本土企业一度陷入被动。依托海外人才回流与本土企业兴起,行业从中低端市场突围,逐步向高端领域进阶。
此外,报告还深入探讨了中国科学仪器公司成长的关键要素,包括人才(需混合型及领军型人才,重视企业自身培养机制)、资本、并购扩张(资本需聚焦),要抓住新兴行业与新场景机遇,转变应用方式,发展自动智能一体化服务,同时借助国家鼓励国产仪器政策、国内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的优势,做熟悉、独特且有竞争力的产品,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从而成为行业主角。报告最后,胡克博士表示,展望未来,“主角之路”春山可望,中国仪器的春天终将属于坚定者、创造者和同行者!
关于ACCSI:
“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Annual Conference of China Scientific Instruments,ACCSI)”始于2006年,已成功举办十八届。每年一届的“中国科学仪器发展年会”旨在促进中国科学仪器行业“政、产、学、研、用、资”等各方的有效交流,力求对中国科学仪器的最新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力争把最新的有关政策、最前沿的行业市场信息、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给各位参会代表。